黃健祐耳鼻喉醫師

黃健祐耳鼻喉醫師黃健祐耳鼻喉醫師黃健祐耳鼻喉醫師
  • 首頁
  • 預約方式
  • 服務地點
  • RPN3手術介紹
    • RPN3手術介紹
    • RPN3 創新特點說明
    • 無線射頻與 vs 雷射手術的比較
    • 手術說明文件
    • 手術內容影片介紹
    • 手術後一周症狀
    • 手術有效比率分析
  • 各類型鼻炎治療
    • 慢性鼻炎發生比率
    • 慢性鼻炎治療建議
    • 藥物無效時可用的手術方式
    • 藥物性鼻炎治療
    • 手術與藥物治療效果比較
  • 病患見證分享
    • 病患回饋
    • 回饋文字記錄
  • 我們的使命與目標
    • 我們的使命
    • 我們的策略
    • 我們的目標
  • 專業學術論文
    • 原著論文
    • 醫學會議演講
  • 呼吸疾病相關問題
    • 睡眠呼吸障礙
  • 教學研究計畫
    • 全國醫師參訪
  • 認識更多黃健祐醫師
  • 更多
    • 首頁
    • 預約方式
    • 服務地點
    • RPN3手術介紹
      • RPN3手術介紹
      • RPN3 創新特點說明
      • 無線射頻與 vs 雷射手術的比較
      • 手術說明文件
      • 手術內容影片介紹
      • 手術後一周症狀
      • 手術有效比率分析
    • 各類型鼻炎治療
      • 慢性鼻炎發生比率
      • 慢性鼻炎治療建議
      • 藥物無效時可用的手術方式
      • 藥物性鼻炎治療
      • 手術與藥物治療效果比較
    • 病患見證分享
      • 病患回饋
      • 回饋文字記錄
    • 我們的使命與目標
      • 我們的使命
      • 我們的策略
      • 我們的目標
    • 專業學術論文
      • 原著論文
      • 醫學會議演講
    • 呼吸疾病相關問題
      • 睡眠呼吸障礙
    • 教學研究計畫
      • 全國醫師參訪
    • 認識更多黃健祐醫師

黃健祐耳鼻喉醫師

黃健祐耳鼻喉醫師黃健祐耳鼻喉醫師黃健祐耳鼻喉醫師
  • 首頁
  • 預約方式
  • 服務地點
  • RPN3手術介紹
    • RPN3手術介紹
    • RPN3 創新特點說明
    • 無線射頻與 vs 雷射手術的比較
    • 手術說明文件
    • 手術內容影片介紹
    • 手術後一周症狀
    • 手術有效比率分析
  • 各類型鼻炎治療
    • 慢性鼻炎發生比率
    • 慢性鼻炎治療建議
    • 藥物無效時可用的手術方式
    • 藥物性鼻炎治療
    • 手術與藥物治療效果比較
  • 病患見證分享
    • 病患回饋
    • 回饋文字記錄
  • 我們的使命與目標
    • 我們的使命
    • 我們的策略
    • 我們的目標
  • 專業學術論文
    • 原著論文
    • 醫學會議演講
  • 呼吸疾病相關問題
    • 睡眠呼吸障礙
  • 教學研究計畫
    • 全國醫師參訪
  • 認識更多黃健祐醫師

1800人的數據庫說了甚麼?

不可思議,連黃醫師自己都驚呆了

最近兩個月有多場研討會,需要統整一下最新數據,整整過去一年中我們鼻過敏與鼻塞手術總共超過700位患者,其中有許多是外地,我們就留下網路資訊讓大家自行回診。


「人人可私訊,天天可回診」


對於初診也請私訊,小編都會協助安排約診,醫院的掛號系統恐怕幫不上忙。


在這些患者當中,我們都會持續追蹤數據的分析,包含手術改善效果、術後併副作用、併發症、滿意度分析。


這次提供的是最新6個月追蹤手術成功率的變化。不意外的是表現依舊非常好,讓我意外的是竟然隨著月份還會更好。


尤其是三個月到六個月的時間,不管是過敏的改善與生活品質的改善都還是可以看到持續的進步,在以鼻塞相關的生活品質改善當作成功率來看數據飆到98.99%。


「到手術後半年,99%的患者都告訴我們手術很成功。」


在實際分數的改善上面,可以看到從術前過敏分數7.8分一路改善到1.78分。鼻塞生活品質從12.39分一路改善到1.09分。分別達到77.3%與91.2%的絕對數據的改變。


意思是,追蹤滿6個月還在進步的路上,沒有反彈跡象。


這就是許多患者非常好奇為什麼我們的手術有兩個部分。


就是因為傳統手術就只有切除的想法,切除鼻中膈,切除厚鼻肉。切完之後就要求患者洗鼻子,用鼻噴劑,持續控制過敏原


「過去觀念過敏是體質不會改變」


但在我們的觀察中過敏是可以用手術一起改善的,所以我們要加入神經燒灼,控制手術後還在鼻腔內剩下的鼻肉。


「我們發現,只要控制神經,就能控制剩下的鼻肉。」


這在過去傳統手術的時代是非常難想像的數據。這些病患中也不乏有10年前、5年前甚至1年前各種作法開過刀的病患,許多人也都跟我們說不到半年就復發了,幾乎跟沒有開刀過一樣。


這個我們可以理解,因為沒有控制剩下的鼻腔環境。


就像上了戰場把第一批敵軍清除了,卻沒有阻斷敵軍的後勤支援馬上就遇到反擊。


如果隨著1-3-6個月分數就逐漸反彈,我們就會擔心是不是成效不夠好。但並沒有看到這樣的現象。想要反彈,至少先打底,我們會持續觀察這樣的跡象。


其他從我們超過1800人的資料庫中已經證實的現象


1. 症狀太輕就建議藥物控制,因為手術效果不明顯,甚至可能產生額外的新症狀。


2. 合併睡眠呼吸中止、高血壓、BMI過高就要小心術後出血風險有明顯高過一般族群。


3. 藥物性鼻炎可以用手術改善,效果優於一般鼻炎,出血機率只有一般鼻炎的一半。


4. 改良的無線射頻手術針對鼻塞的反應非常好,是我們改善生活品質和創造空間進行神經燒灼的主力;過敏平均分數也會改善,但標準差較大。


5. 無線射頻加上神經燒灼可以再一次提升改善幅度,尤其在嚴重的案例,更可以縮小術後過敏與鼻塞分數標準差,也就是改善更穩定,更有信心。


每個手術都有適合的病患,也都有篩選的過程。我們會按照每位病患的問診紀錄,內視鏡檢查,問卷調查,提供最合適的治療建議。手術都有相關風險,請由醫師評估確認體況,並詳閱手術說明書。

聯繫我們

想了解更多關於我們的服務嗎?請隨時聯繫我們!

立即聯繫

黃健祐耳鼻喉醫師

Copyright © 2025 黃健祐耳鼻喉醫師 — 保留所有權利。

提供者:

此網站使用 cookie。

我們會使用 cookie 分析網站流量,並為您最佳化網站的使用體驗。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,即表示您的資料會和其他使用者的資料進行整合。

接受